早秃中国到底有多强?我们来比比啊!-三井觉悟社

404 Views
中国到底有多强?我们来比比啊!-三井觉悟社

美国霸权横行全球,中国王道布局天下
欢迎订阅我们另一个公众号:
【民兵情报】(tante-wuyu)
长按下图指纹,收获以下文章:
1、遭人暗算!她新婚前被人迷晕抱上床,竟然还拍了视频...
2、苹果完了!不到一周,iPhone 8出现接连爆裂,22年前乔布斯的预言果然成真!
3、沈飞挖来大批外国专家,只为决胜新战机!
4、中国水下长城视频曝光,世界震惊

5、为了抢中国游客,日本开始“庆中秋、迎国庆”… 还有这些国家也是拼了……
6、人民日报和国税总局:美国进行史无前例减税是不负责行为!
7、2017年过后,只有核心城市的房子才能叫资产,楼市调控能打破阶层固化的诅咒吗?
+++++++++++++++++++++++++中国到底有多强?我们来比比啊!

一家公司北师珠教务,如果能够达到营业收入1000亿美元,这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千亿美元公司,在全球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能够影响整个行业的巨头公司,基本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公司。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拥有千亿美元公司,全部在欧美和东亚,首先是经济实力全球六强的美中日傲世剑神,德英法,然后是瑞士荷兰韩国,相信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大家都不会觉得意外,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多这些国家的知名公司。
英国居然也有千亿美元公司,你仔细想想,你知道什么英国公司?也许想了半天只能想起一个劳斯莱斯,做汽车也做航空发动机。另外还有ARM,规模并不大,而且现在已经被软银收购了。
英国两家千亿美元公司,首先是BP石油公司,然后是法通保险公司。嗯我们可以看出来,BP石油公司是很有科技含量的,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写的一样,地球油气资源开采是高科技,基本核心技术在欧美手里,欧美以外主要是中国产业链比较完整。
想想曾经每时每刻国旗都在太阳照耀下的大英日不落帝国,如今也就只有BP一家千亿美元科技公司,还是觉得有点心酸。当年日俄战争,日本人就跑到伦敦去借钱,可见英国当年的地位,短短100年,世界就变了。
法国居然也有三家千亿美元公司,安盛,道达尔,巴黎银行
分别是卖保险的,搞石油的,赚利息的。所以不要老是说天朝银行,两桶油,保险什么的规模大。法国最大的公司同样是石油,保险,银行。英国最大的两家公司也是石油和保险公司。
剩下就是荷兰瑞士韩国三个小国了,要知道,中东的土豪国家,南亚的大国印度,强人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整个非洲,金砖国家巴西,墨西哥等等,都没有千亿美元公司,而这三家居然有,可见三个小国还是很优秀的。
韩国有一家千亿美元公司,是哪家你肯定知道。这家公司也不是一千亿美元,而是2000亿美元级别,今年三星成功的实现了单季度利润超苹果,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没有之一。是的,三星净利润世界第一,比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BP石油,丰田汽车,大众汽车王辉说故事,高盛都要更赚钱。
瑞士也有一家千亿美元公司,嘉能可,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排名世界第16位,这是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商,通过买卖各种大宗商品比如矿山等等牟利。瑞士人搞金融资本运作有一手。
荷兰比较厉害,竟然有两家千亿美元公司,一家是荷兰壳牌石油,这家公司是全球公司十强,另外一家是EXOR集团,这家公司其实是意大利人的公司,总部设在荷兰,EXOR集团你也许没听过,但是尤文图斯,法拉利,菲亚特,Jeep,玛莎拉蒂,SGS等等你肯定听过,EXOR集团是这些公司的大股东。
荷兰在中国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小国,其实荷兰是世界经济大国,排名世界第18位,在欧洲,就经济总量而言,除开我们熟知的德英法意西,就是荷兰了,排在第六位。
下面我们看下美中日德四强了,当然,说是四强,其实差距也是很大的。
德国有4家千亿美元公司,1家安联保险,其他3家都是汽车公司,大众,戴姆勒,宝马。没错,宝马是千亿美元公司,德国人牢牢占据汽车工业的顶端。
日本有5家千亿美元公司,1家日本邮政,1家电信NTT,其他3家都是汽车公司,丰田,本田,日产。
就如我前面的文章写的,汽车产业现在是日本的绝对支柱,汽车产业的兴衰关系着日本的国运,其实德国也是一样,汽车产业现在是国民经济的最大支柱产业。
日德两国这样的经济结构,是一定要完蛋的,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高速物流,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基本都是中美在领跑,日德大大落后了。曾经两国世界领先的电子科技企业,都没有千亿美元公司了。
然后就是中美两个巨无霸了。
美国有22家千亿美元公司,不亏是超级大国。但是仔细一看,又觉得为美国感到有些担心。首先是22家千亿美元公司里面,竟然有6家是医疗相关的,也是千亿美元公司数最多的行业。
快捷药方控股控股,是做医药销售,处方管理,医疗保险和事故认定的。CVS health:零售商和医疗保健商。联合健康公司,也是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相关公司,康德乐公司,美源伯根公司,麦克森公司三家,都是做药品批发,分销之类的季候风歌词。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医疗体系极其昂贵,每年消耗了大量美国人的收入,我们也知道,中国留学生,中国人去美国旅游,都必须买医疗保险,否则一旦生病,或者车祸,或者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意外受伤,急诊和住院治疗费用都是天价,这个现在都是常识了,
无怪乎每次美国总统大选,以及新总统上台,医疗体系改革都是施政和竞选的重中之重,光是上面6家美国企业,每家收入都是上千亿美元黄志玮身高,就可以看出美国国民有多少收入流向了这个产业。
像上面最大的两家,联合健康公司收入1848.4亿美元,排世界五百强第13位;CVS health营收1775亿美元,排世界第14位。
金融和银行业2家:摩根大通银行,房利美。
保险业1家: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2050亿美元,同时也做很多投资。
爱克森美孚和雪佛龙2家,两家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
零售业有4家:克罗格集团,沃博联,好市多,沃尔玛。其中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公司,2016年收入高达4858.7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二的公司是中国国家电网,营收3152亿美元,只有沃尔玛的60%左右。
电信企业2家:Verizon,AT&T
科技行业5家;通用电气,亚马逊,福特汽车,通用汽车,苹果公司。
如果光看美国的千亿美元企业的话,可以看出最有技术含量,算得上美国立国支柱的,还是ICT产业宅门记,汽车产业和能源行业,总共8家公司。
其中ICT产业公司4家,亚马逊,苹果,Verizon,AT&T;汽车2家;能源3家:爱克森美孚,雪佛龙和通用电气。通用电气其实是一家综合工业集团,比方说他还做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制造大量能源设备,包括发电机,石油生产设备等等。
好了,现在该轮到盘点中国的超级公司了。
全球总共53家千亿美元公司,美国22家,日本5家,德国4家,法国3家,英国和荷兰2家,瑞士,韩国各1家,总共40家。注意到没,全部是发达国家。
其余13家千亿美元公司,都是来自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特殊性,那就是我们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全球唯一一个事实上各个产业都在发达国家竞争,并且在挤压其份额和利润的超大型国家。
看完了国外的企业,我们就可以认识到一个道理,除掉银行,保险,金融,零售,医疗保健这些科技含量比较低的产业,同时电信行业业除开。
发达国家的最大的三根支柱:
1、汽车业:日本有3家,德国有2家,美国有2家,荷兰有1家(意大利人的EXOR集团,旗下包括菲亚特,法拉利,玛莎拉蒂什么的)
2、ICT:韩国1家三星,美国2家,亚马逊,苹果
3、能源业:美国3家,英国1家,荷兰1家,法国1家
发现一个规律了没,美国是唯一一个三大支柱产业(汽车,ICT,能源)都有千亿美元企业的公司,而且每个产业都有2家以上,什么是超级大国,这就是底气。
接下来我们盘点下中国的13家千亿美元超级公司,我们也能很容易的发现一个规律,中国和美国一样,也是一个在三大支柱产业上都有千亿美元级别公司的国家。
中国这13家公司里面,首先是7家银行,保险和电信公司。
4家银行(四大行:工行,农行,建设银行,中行)
2家保险:平安保险,中国人寿
1家电信:中国移动
那么剩下的6家呢?
对应西方三大支柱产业,我们有5家.
能源行业三家:国家电网(世界五百强第2),中石化(世界第3),中石油(世界第4);
汽车1家:上海汽车集团(世界第41位)
ICT行业1家:鸿海精密(世界第27位), 处于下游代工行列
另外还有1家是什么?是我国作为基建狂魔独有的属性,也即是中国建筑公司,2016年收入1445亿美元,排名第世界24位。
要想彻底在竞争中战胜西方,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在这三个领域取得优势。
首先是能源。能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输入量,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人类使用能源只有种植农作物获取光合作用,使用水力推动水车和船只,以及使用人力和畜力来搬运和生产。二战时英美为了制裁日本战争,就是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
如今西方有BP石油,壳牌石油,道达尔集团,爱克森美孚,雪佛龙等世界顶级能源企业,他们掌握了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的能源开采,能源是经济的输入量,如果大多数能源被他们掌握,那么我们在输入量不够的情况下,经济规模很难实现赶超。
这些年,我们为了破解中国的能源困局,付出了巨大的战略资源和代价,曾经我们90%的石油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那时我们还没有强大的海军,我们现在开辟了中俄,中哈路上石油管道,扶持了委内瑞拉立川谈春,安哥拉,尼日利亚,苏丹,俄罗斯等石油供给国家。直接导致和西方在苏丹问题上不断交锋,西方以人权为借口试图打断苏丹对中国的能源供给。
所以我们在能源方面,必须培养出自己的强大企业和西方能源公司竞争,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能源保证。”
然后是汽车产业
汽车是人类第一大产业,上下游联系着钢铁,轮胎,玻璃,空调,电子,显示屏等无数的产业,尤其是日本德国两国,汽车产业是他们的命脉,日本和德国最大的公司,都是汽车公司,即使强大如美国,福特阿佛纳姆6,通用这种千亿美元级别的企业倒闭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我国汽车工业已经60年了,至今自主品牌虽然发展喜人,但是还算不上强大,这是我们的耻辱。
第三个是ICT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美国兴起的,在信息技术方面美国已经远远的把其他国家甩下了,不期望我们能在短时间内赶上美国,但是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紧跟他们的脚步,从上游的集成电路,到下游的终端品牌,从应用软件到操作系统,只要跟上了跟稳了,凭借规模优势我们可以实现最终赶超。
ICT技术是美国强大的根基,也是美国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发展不断加速,逐渐甩开欧洲和日本的根本,ICT产业的价值在不断放大,我国在这方面实现赶超,不仅能在国内培养出庞大的新的中产阶级阶层,而且将会彻底摧毁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自信。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第四个大型产业,在这个产业我们已经实现了领先,那就是建设国土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我们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建设力量,只要集中力量,培养出一批世界级的基建公司,不仅可以保证我们的国土上有全世界最好的基础设施,还可以帮助全人类搞建设,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我们民族复兴,不只是我们自己要走向全世界最富强,而且是要以能带动人类共同进步为标志。
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让这些穷国家富起来,可以为我国的商品出口打开市场,而不是现在这样出口都以发达国家为主,另外可以输出我们的产能,保证我们持续拥有强大的基建队伍。另外,帮助他们富裕起来,也可以减少来自这些贫穷落后国家往中国移民的压力,现在往中国跑的中东人,黑人是越来越多了。
我们具体的来看,这四大产业目前是什么样。
首先是能源行业,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讲过国家电网在特高压输变电和智能电网,以及电网可靠性方面都是世界超一流水平,遥遥领先其他电网公司。国家电网不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电网,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电网,不管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都发生过大规模停电事故。
事实上,国家电网现在不仅仅是中国的电网,也在逐渐成为世界的电网,而且对外投资全部盈利,简直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典范。
国家电网欧洲有三张电网的大量股份,分别是希腊国家电网的24% 葡萄牙国家电网--国家能源公司25%的股份,意大利电力公司的35%的股权。
国家电网在巴西的子公司,先后收购了12家巴西输电企业,是除了巴西国家电力公司之外最大的电力输送和配电企业,也是最大的新能源企业,中国只派出了30人的管理团队,其他全部本地员工,管理了全巴西电力的14%,体现了极高的管理水平。
国家电网拥有菲律宾电网公司40%的股权,另外在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国家电网拥有南澳输电网公司41.11%股权,是第一大股东,看下图中“南澳大利亚”的位置。

当然,除了国家电网,我们还有2016年营收712.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100位的南方电网公司。
仅仅南方电网公司2016年售电量就高达8297亿度电,这已经超过了德国,法国,英国的发电量,水谷幸也是日本电网的83%。
南方电网还是越南的电力供应商,从2004年开始到几年,累计送电已经差不多400亿度。中国企业在越南最大的投资项目,就是南方电网投资建设的越南永新燃煤电厂,建成后将极大的缓解越南南部的缺电状况。
中石油和中石化,我在之前的“打破白人霸权,世界五百强里面的中国工业”文章里面已经讲过,油气资源开采是高科技行业,是白人霸权工业,这两家是欧美以外仅有的拥有全产业链的高科技公司,下面有大量的石油装备制造,炼油和化工制造公司。
像石油钻机这种价值上亿人民币的石油开采装备,就已经累计出口了数百台。中石化在中东获取的钻井项目,部署一台钻机的项目合同总金额就高达4亿人民币。再次强调一次,油气资源开采是绝对的高科技,陆地开采已经非常昂贵,海上开采对技术要求更高。中石化还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乙烯,合成树脂的产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
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以外,中国还有两家巨头公司在从事石油天然气开发,分别是2016年营业收入658.9亿美元,排名世界115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另外还有一家是国人意想不到的,就是中化集团,这家公司是化工产品公司,但是2002年,中化集团成立了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业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化集团的石油上游业务已经成为一个具备较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在哥伦比亚、巴西、美国、中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5个油气合同区块,分布在沙漠、丘陵、雨林、海上等多种地域,包含轻质油、重油、天然气、页岩油等多种资源类型,覆盖从勘探、开发到管道运输等各类业务形态,权益内剩余可采储量超过10亿桶(油当量)。
在能源方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四大石油公司都在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目前在电网方面,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我国在电动汽车时代实现大赶超创造了基础条件。
四大石油公司除了到处找海外油田,以及开通中哈甘宇成,中俄陆上石油管道以外,2017年中石油旗下的海洋工程公司还和中集集团合作进行了可燃冰开采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实现连续31天稳定产气,总产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可燃冰安全可控开采。中集集团提供了用于开采的蓝鲸一号平台,这是目前世界上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从电网和可燃冰开采,我们要敢于自信的说,我们在很多方面是领先全世界的最先进国家。
另外是汽车行业,我们看到上海汽车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1138.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41位,另外中国第二大的东风汽车公司861.9亿美元。
汽车产业,主要还是要看自主品牌,上汽,东风的自主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轿车,比例还很低,以后我会专门写汽车产业的宏观走向,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将直接掠夺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市场份额。
就像中国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一样,以前你要是说,有人会选择买国产手机,放弃买苹果,买三星,买诺基亚,买摩托罗拉,你肯定会说他在开玩笑,尤其是苹果用户,感觉让他们选择放弃苹果转向国产手机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事实上,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确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买国产手机,占据了绝对优势。
以后在汽车产业也是一样的,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越来越好,越来越贵,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多的人会放弃丰田,本田,福特,通用,也一定会有人会像放弃苹果手机一样放弃宝马,奥迪,奔驰而转向以后的高端国产汽车。
实际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已经从2014年的626.49万辆,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33.9%工业霸主,提高到了2016年的1052.9万辆,销量比2014年增长了68%,占中国市场份额上升到了43.2%。
在汽车产业里面,上汽,吉利,广汽,长安,比亚迪的自主品牌正在逐渐脱颖而出,尤其是前面四家,发展速度惊人,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技术上有优势,但是粗放管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电动汽车将是中国实现大超越的机遇,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成本结构完全不同,发达国家占据优势的关键零部件成本比例,在电动汽车里面要低很多。比如燃油汽车内燃机不可或缺的变速箱,纯电动汽车就不需要,成本为0.
实际上,我们如果看2017年电动车的全球销量排行榜,会明显发现和燃油车全球销量排行榜完全不同,前十名竟然有三家中国公司,预计上汽很快也会进入世界前十,请注意,这些电动汽车全部是自主品牌
四家中国汽车公司进入全球前十,这在燃油车排行榜上简直不可想象。像中国最大的上汽,光看销售收入可以进世界前十,但是看自主品牌就差太远了,2016年上汽自主品牌销量只有32万辆,是全球最大的大众和丰田两家的三十分之一。
ICT行业,目前鸿海精密是台湾的,虽然和大陆深度融合,但是很多人感情上还是把它当做台湾企业,而且鸿海精密做的代工业务,和ICT也只是沾边而已。
那么不算鸿海精密的话,还会不会有中国ICT 千亿美元级别企业诞生呢?当然有,首先是华为,2016年华为销售收入达到818亿美元,增长了32%。可以说,华为成为千亿美元企业,就是2018年或者2019年的事情,到时候,在电子行业,华为将是继苹果和三星之后,第三家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的电子公司。
那么中国除了华为,还会不会有千亿美元ICT科技公司诞生呢,不算中国移动的话,也有1家,就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2016—2017财年的营业收入为1582.73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大约240亿美元。这么一看,阿里巴巴离千亿美元还远啊,事实上,我们如果看下增速,该财年阿里的营收为增速56%,就知道阿里的增速有多么恐怖了。
这个速度意味着阿里四年不到,2020年就可以跻身千亿美元俱乐部行列。事实上,2018财年第一季度,阿里的单季度营收超过500亿人民币,增长依然高达56%。
阿里在代表人类未来的量子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在中国都处于领先地位,阿里利用自身平台,杭州的自然环境,以及有钱的优势,到处挖业界顶级科学家,
例如2017年9月,阿里云方面确认了世界知名量子计算科学家、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施尧耘入职的消息。施尧耘将担任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成为阿里巴巴集团量子信息技术的学科带头人
在此之前,阿里云还挖来了密西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金榕,IEEE院士华先胜,
亚马逊最高级别华人科学家华盛顿大学计算机客座教授任小枫,
微软研发合伙人周靖人,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系和统计系终身教授漆远…
另外一个是大众忽略的量子通信铁证悬案,我们都知道中科大的潘建伟团队在不断推进量子通信技术和量子计算机研制,那么在企业界有没有公司在搞量子通信呢,有,就是阿里巴巴。
阿里在2013年开始涉足量子通信技术研究,是中国第一家投资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公司,阿里巴巴首席通信科学家谢崇进就是在2014年加入阿里,开始量子通信的研究,谢崇进博士来自美国贝尔实验室,那就是那个出了很多诺贝尔奖的部门。
今年5月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在上海宣布,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的光量子计算机,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能力。实验测试表明,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000倍,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潘建伟说,这台光量子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基于光子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台计算机的研制就有阿里巴巴的参与,虽然具体参与多深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合理推断,阿里肯定对研发进行了投资,以便于为未来新产业的启动做技术储备。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长距离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开通,首批使用该干线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司就有阿里巴巴,另外两家是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
可能有人问,阿里是很厉害,那腾讯呢?可能我们没有注意这样一个细节。
五年前,阿里和腾讯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公司,2011年,阿里巴巴全年总收入64亿,2011年腾讯全年营收284亿。腾讯的营收是阿里的4倍还多,也可以说,腾讯一个季度的营收超过阿里一年。
最近五年(2011-2016):
阿里巴巴集团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2%、52%、45%、33%、56%,
而腾讯收入同比增速则分别为54%、38%、31%、30%、48%。
阿里巴巴年均收入增速在51%以上,而腾讯年均收入增速为40%,远远比腾讯快。
阿里巴巴2016—2017财年的营业收入为1582.73亿元人民币,而腾讯2016年收入为1519.38亿元,阿里已经超过了腾讯。这背后的原因,阿里不管是产业布局,还是科技投入,现阶段都比腾讯更优秀。
阿里的主营业务来自电商,云计算和娱乐,电商是大头;而腾讯目前还是来自游戏和社交(广告,增值),其中游戏还是大头。就市场空间来说,阿里的市场空间远比腾讯广阔,玩游戏的人毕竟是少数,微信和QQ用户,在中国已经接近饱和了,在国外社交市场都有强劲对手。
当然最遗憾的是,不管是阿里还是腾讯,都没有在A股上市,让中国投资者丧失了绝佳的发大财的机会,让绝大多数中国投资者错过了互联网的投资红利。
在ICT领域,阿里和华为是未来中国千亿美元公司的绝对主力,当然腾讯也有可能加入,所以未来五年最多三家,如果算上中国移动,京东和富士康的话有六家。
其他公司,在规模上都比较小,或者科技色彩不浓厚。例如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游戏公司网易,中国仅次于华为海思的第二大芯片设计商紫光展锐,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百度,技术都还可以,但是营收离1000亿人民币都还差得远,更不要说千亿美元了。
例如网易2016年收入为381.79亿人民币,紫光展锐2016年销售收入为125亿人民币,百度2016年收入705.49亿人民币。
联想,OPPO,VIVO营收倒是大约2000亿人民币级别,其中OV增长也很快,然而科技色彩不高。当然了,还有京东,2016年营收2602亿人民币,但是其大部分收入来自产品自营,更像是一家零售公司,科技色彩需要加强。
小米正在逐渐成为高科技公司,但是2017年的营收目标也只是1000亿人民币而已,雷军说今年的目标是突破千亿。这个营收只有阿里和腾讯去年的70%不到。类似的还有高科技公司中兴,虽然是科技公司,但是2016年营收只有大约1012亿人民币。
所以在未来五年, ICT领域千亿美元公司还是要看华为,阿里,腾讯三家,另外京东预计也会突破千亿美元,还有富士康现在就是千亿美元公司。
我们就不算京东和富士康,有三家千亿美元ICT公司,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美国的千亿美元ICT公司也就是亚马逊和苹果两家。
但是,这里要加个但是,美国还有微软,谷歌,IBM三家接近千亿美元的ICT公司,2016年,谷歌收入为901亿美元, 微软收入为857亿美元,IBM收入为778亿美元。这其中微软和IBM增长潜力不大了,事实上2016年这两家收入都是负增长。
谷歌还保持着快速增长邬拉,2016年增长了12%左右。另外我们熟知的FACEBOOK,2016年营收276.38亿美元,和同样做社交的腾讯1519.38亿人民币收入规模差不多,而且增速为56%,竟然也和腾讯2016年48%的增速差不多。预计FACEBOOK未来也会成为千亿美元公司。
英特尔公司2016年收入为593.9亿美元,增长7.3%,但是净利润高达103.16亿美元。还有个甲骨文,这家软件公司已经停滞多年了,2016年营收为370.47亿美元,下降3.1%,但是净利润竟然高达89.01亿美元,虽然下降了10.4%,可以仍然是看做美国ICT产业的支柱。
所以我们做个总结,未来五年,中国千亿美元级别ICT公司五家:华为,阿里,腾讯,京东,富士康,这其中华为和阿里将会在技术方面脱颖而出;
美国千亿美元级别ICT公司有五家: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Facebook。如果不算京东和富士康,那么中国方面其实是三家。
在营收的第二梯队,中国的百度,网易,紫光展锐,小米;美国还有英特尔,甲骨文,IBM,高通,惠普。 中国方面只有百度,紫光展锐,浪潮算得上技术型公司,小米和网易在研发方面还需要加强科技色彩,目前来看差距还是很大。
事实上,美国还有NVIDIA, AMD,博通,德州仪器等等,另外半导体生产设备美国也是绝对优势,比如应用材料公司。美国在ICT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是自二战以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打下的深厚根基,我们能做到紧跟已属不易,当然我们也要有信心,在上述公司之外,我国还有中芯国际,中微半导体,长电科技,寒武纪等公司。
在对应发达国家三大支柱产业之外,我国还多了一个独有的超级支柱,基建产业。全球基建行业唯一家千亿美元公司:中国建筑,2016年销售收入1445亿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公司,基建狂魔绝非浪得虚名。在西方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我们还多了一根,就是搞建设。这个地球上修桥,修公路,修高铁,修机场,修高楼,修轨道交通谁最强,毫无疑问是中国。
2017年上半年,中国建筑获得海外订单1166亿元人民币,大约175亿美元。我们熟知的阿联酋迪拜的棕榈岛就是中国建筑修的,另外我们如果去泰国旅游,会发现20元泰铢的钞票上有一座位于曼谷市的拉马八桥,就是中国建筑公司修的。

实际上,除了中国建筑,还有: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969.8亿美元,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948.8亿美元。这两家也是千亿美元公司。
下面还有世界最大的私人建筑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2016年销售收入746.3亿美元,中国交通建设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707.5亿美元。
中国基建公司拥有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富有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这些都是别的国家在短时间内无法拥有的。开展一带一路,也是通过获取境外工程,维持中国这支庞大的队伍有事做,有饭吃。
这个地球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大的电网,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都是中国建公司修的。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目前最长的人工运河,最长的城墙,都是中国人在古代就已经修好了的。
《2012》里面,人类逃命用的诺亚方舟号,就是中国建造。
以后人类殖民外星球,没有中国基建公司参与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中国公司在新的行星上开展建设工作,人类的外星殖民才能高效率完成。美国人2017年上映的科幻片《异形》,一艘飞船载着2000人去一颗遥远的星球殖民,我们得先问一句,飞船上有来自中建,中交,中铁建,中铁工程等公司的人吗?没有,那你这个殖民就是扯淡的。
西方的千亿美元公司,集中在能源,汽车,ICT三大领域。所以能源,汽车,ICT,另外加一个基建,是中国赶超西方四大领域,就如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总结的一样,目前中国工业品进口最多是集成电路,其次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刚好对应ICT和汽车产业。未来在这两个产业,一定会有大批中国公司达到世界超一流水平
附读:中国实力到底有多强:一个老外说出惊人真相!

我今天想谈的话题是中国真正的实力到底有多大,标题很大,但着处很小;如有偏颇,还望指正;如有补充,不吝赐之;若是喷之,自也欢迎,借用一句话改了:偌大的网络,我相信我们能够容得下不同的声音。
记得八九岁的时候,常看爷爷和父亲下棋李少石,往往一局就下上四五个小时,当然往往是父亲输的,而我则是没耐心看的,但也经常边看边听他们聊天,总是谈到什么美国、苏联、日本什么的,知道日本侵略过中国,占了中国好多年,败了。
我淘气,就问,“要是中国败了呢?”父亲眼睛一瞪:“那就没有你了。”我又问,“那他们要占中国多少年?”爷爷卷了支烟,抽一口,说:“200年。”我说,“200年后日本人就回家了吗?”父亲又瞪我一眼:“不是,占了中国20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日本了。
后来长大了,耳濡目染接触到了许多社会现实,包括认识了一些国外的友人,不谈政治,但会经常聊到意识形态对国家实力的影响,其中一个法国的朋友给我的印象最深。她那时候是中国广播电台的法语主持,丈夫是台湾人.
在美国一个医疗器械的公司上班,她们常年分居,因为她丈夫不喜欢大陆,而她不喜欢台湾,她在中国只呆了两年,就因为父母的病离开了中国。
我记得我问她,为什么喜欢中国,她说,她小时候随父母来中国逛长城,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最后一根卖给了一个中国女孩,而她对糖葫芦很好奇很想吃,后来,那女孩把糖葫芦给了她,“在法国,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谁先排队买到的东西,就是谁的,同等地位下,她不会把她的东西让给你,这是法国人的教育方式。”她说。
来中国上班以后,她又发现中国人很热情,大家经常会在下班后聚餐,或者邀请串门,而且给她很多中国特色的食物,她再一次莫名其妙的感动,“我们国家,偶尔的聚餐,是AA制的,送东西,也只是亲人之间,在这里,我远离父母,却感觉从未远离亲人。”而我深知,这是中国的老习俗,何况她孤身一人在中国,同事们难免会有怜悯之心,很正常的事情。
她离开中国的前一天,我邀请她来我家,我的母亲给她做了她最爱吃的东北大馅饺子(这丫头一顿能吃三盘子,差不多五十个,惊的我妈妈直吐舌头)。再往下说可能就跑题了。我们谈的是中国的真实实力,那就不得不说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人为什么不断包围中国?是因为政府所谓的意识形态么?是西方人所说的“中国威胁论么”?
以现下日本和南海诸国对中国的态度,仅仅是因为领土争端么?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是因为中国从弱小变得强大使然么?其实,都对了,但并不是全对了,这就如同说“太阳东升西落”是对的,但“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太阳在我们感官里的东升西落”才是更对的!
现实是:中国即使更改了某些制度,依旧改变不了西方包围中国的事实,俄罗斯就是前车之鉴。中国即使没有“威胁论”,也一样会有其它的“论”。说“干涉”中国是正确的,但不够正确;说“阻止”中国发展是正确的,但也不够正确;说分裂中国是正确的,但同样不够正确。
我们与近海各国即使没有争端,也依旧阻止不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这是因为,中国最令这些国家侧目的,并非所谓国外智囊提到的中国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世界第二的经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的领土扩张、中国军力的大幅度增加、中国对世界影响的不确定性。
这道理每个看透人性的中国人都知道,有人说,中国需要向世界证明中国的方向,我们证明,那我们中国证明,他们信吗?西方和近海国家用虚伪的面具做着伪装,占领着道德高地和文宣平台,中国台子上的人也以虚伪的说辞应付着,表面微波涟漪,水下暗流涌动。
中国台子上的人很了解,中国真正的敌人,并不是人,而是时间。除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是开国者以外,后面的二十代领导人可能都是过渡者,五千年都能走的过来,再摸200年的时候去过河又有什么?
可是,他们,他们这样对中国,他们到底怕什么?西方围攻毛子我们都能理解,毛子的身体里自始自终都流淌着食肉动物的血液,只是他受伤了,还很虚弱。中国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
中国人自己说:“好战必亡”,可是五千年来创智成,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战争,主动打,或者被打,朝代亡了一个又一个,可是这个民族却越来越壮大。五胡乱华时,中国只剩了100多万,到了唐朝初期,又达到了一千余万。美国人打仗,越打越富;中国人打仗,越打人越多,越打土地越大。
可见美国人和中国人打仗都各有一个特点,危险越大的时候,美国计算成本,考虑收益,主动出击;中国则是增加繁殖能力,保持后力,即使现在败了,后人也可有翻身的机会。
想想清朝建国300余年,尚有反清复明的义士,这样的国家,世界上能有几个?300年,任何一个民族都被灭得干干净净了,可是结果恰恰相反,汉族依旧不断壮大,满族偏居一隅。
再说任何一个民族在繁殖和文化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可中国的汉族并没有完全遵守这套法则,我们用山东人河南人和广西广东人以及江浙人做做对比都能发现长相上的部分差异,这说明汉族在基因遗传上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汉族人在不断的部落和土地兼并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同化着各个民族。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有理由引起西方和近海部分小国的担忧,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同化能力与后发优势。从历史上看,与中国打仗或对抗,不外乎三个结果:
1、敌方战败,被中国同化掉,中国人口增加,区域兼并过程;
2、敌方战胜,占领中国100年以内,地方败退,民族可再生和发展能力成倍衰减,部分被同化,例如元朝蒙古族;
3、敌方战胜,占领中国300年左右,被中国同化,近乎消失,例如清朝。
同时,中国在被占领的过程中之所以能保持民族传承性和国家可再生能力,依旧有三个不得不提的因素:
1、繁殖能力,保持有生力量再觉醒机会;
2、冬眠能力,在国家被占领期间,民族会立刻开始沉睡,忍辱偷生;
3、记忆能力,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会在民族冬眠过程中保持住对历史的记忆和对目标的印记新井佑美,这需要非常深厚民族底蕴,正如田间地头文化最低的农民也懂得仁义礼智信的道理相同美国之所以担心中国,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有三点巨大的相同和不同:
(1)两国同样具备巨大的同化能力,美国同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中国同化思想并让思想具备传承性,这将导致两个国家容易在更高层面产生碰撞;
(2)两国都具备某种极端的形式策略。美国强调自己对世界的责任,以民主人权为旗帜,借助文化的传播,或者军事手段,以攻为守,影响世界;
中国强调最多的是自身的谦虚谨慎,强调仁义礼智信(绝不开第一枪就是典型的例子),以守为攻,通过对中国人往国外的输出(海外华裔加华人已经3600万,世界第一),帮助所在国建设着国家。两国都在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着世界;
(3)美国建国仅300年,中国5000年,我们若以1000年为标杆,会发现美国在影响他国的战术上制订完善,目标明确,执行到位,以达到短期目标为胜利,但过于急躁;
而中国则相反,中国反应较慢,战术制订更加讲究平衡,可随时调整,目标引而不发,对后续目标考虑缓慢而长远,我们老百姓决难察觉。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美国做事的习惯,占领伊拉克,然后驻军和帮助建立过渡政府,顺便发战争财,一旦压力过大,逃之夭夭,民主输出进程受挫。
假设是中国想输出同样的某些文化呢?他会一边支助该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边慢慢移民,然后这些移民再进而影响该国第三代第四代人民,这个过程,中国会无意识的进行一二百年,你绝不会看到中国着急的样子。
我今天向诸位讨论的,并不是纯粹中国的军事实力,这是因为从我的角度讲,许多人把“军事实力”等同于“武器和兵种实力”,我觉得有失偏颇,我们总盼望着用屠龙刀与倚天剑进行孰优孰劣的比较,而忽略了我们本身的内力、功底和行事的正义性,终究是不够客观的。
同样,我们用思想和策略战胜对手,或者我们用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孩子最终轻松的完胜对手,甚至再将其同化,我认为这同样是一种军事实力,只是这种武器看不见摸不着。
我偶尔会在这里看到我认为不够客观的评论,我不知对方确实是不了解,还是故意挑动某些情绪,但我还是愿意用理性解释一些东西或表达我自己的观点,同时欢迎各位提意见:
1、在清朝时,当时的朝廷与西方列强和毛子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但从性质上讲,签订完并经过确认了,就是合法的,若真较真,那金国侵略明朝也非法,我们应去追求明朝的土地疆域,而非清朝;
2、民国继承的是清朝已签订完的疆域,民国是当时的合法政府,所以西伯利亚、库页岛等地区已是毛子的国土,其只能作为我们心里的痛,但若继续追究或强取豪夺反而错误了,木已成舟,无可奈何;
3、外蒙是美苏和国共角力的结果,被毛子钻了空子,早秃现在也已是合法状态,现在追究这个也没意思,也没到时候。
中国自有记载以来,真正的汉族其实只是传说中的炎黄部落,地域仅限于黄河中游的两岸;到了河北,便已是“蚩尤”(苗族的祖先)的地界。
炎黄和后世的尧舜禹通过不断兼并其它部落奉子相夫,最终形成了夏朝(朝,其实便是古代对国家的称谓),其国土也只包括河南河北和山东的部分地区,在兼并土地的过程中,同时同化了各个部落。
商朝版图则是南达湖南江西浙江,北至辽宁南,西到甘肃东;秦朝,增加了华南三省和西南四省。到了唐朝,其地域达到了1300余万平方公里,这也是汉族统治期间最大的疆域(元朝和清朝不是汉族建立的区域),韩国历史学家说唐代建国者李氏家族是韩国人,在此我不做评论。
宋朝,中国地域又缩小到了与秦朝地域差不多的大小,还经常给邻国上供。元朝地域空前绝后,可惜只占了中国88年,军队逃了,其它蒙古人则被汉族同化了。
明朝,中国地域失去了西北新疆等大部分地区,但得到了西伯利亚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
本平台由战略经济学家白益民主持编辑
+++++++++++++++++++++++++++
【三井政经塾】创始人白益民著作

快速浏览书简介
获取作者签名书
免费阅读电子版
企业院校可团购

转载请注明:程丽莎 >> 全部文章 » 早秃中国到底有多强?我们来比比啊!-三井觉悟社